-
董事長致辭

多措并舉提高第三方機構預算績效評價質量
發布時間:
2021-05-18
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和聽取建議,財政部日前印發《第三方機構預算績效評價業務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提出多項舉措,引導和規范第三方機構提高預算績效評價執業質量,不斷提升績效評價的科學性、公正性和可信度。
圍繞引導和規范第三方機構提高預算績效評價執業質量,《暫行辦法》提出多項舉措。一是明確各相關方權利和責任。二是設立績效評價“主評人”制度,壓實“主評人”責任,由專業能力突出和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主評人”對績效評價業務進行把關和控制。三是規范第三方機構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程序。四是推進多種監管方式有效融合。其中包括,要求第三方機構在“預算績效評價第三方機構信用管理平臺”錄入相關基本信息、不良誠信記錄和3年內在預算績效評價中的重大違法記錄,績效評價委托方和社會公眾可通過信用管理平臺查詢第三方機構信用信息;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對存在違法違規線索的預算績效評價第三方機構開展定向檢查,對日常監管事項通過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等方式開展不定向檢查,相關檢查結果通過平臺向社會公開。
《暫行辦法》要求,第三方機構應當遵循獨立、客觀和規范三原則從事預算績效評價業務:獨立完成委托事項;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開展預算績效評價,不得出具不實預算績效評價報告;履行必要評價程序,合理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對原始資料進行必要的核查驗證,形成結論并出具預算績效評價報告。
《暫行辦法》指出,第三方機構主要包括專業咨詢機構、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暫行辦法》主要適用于財政部門依法依規對第三方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從事預算績效評價業務進行管理和監督,以及第三方機構接受委托方委托,對預算績效評價對象進行評價,并出具預算績效評價報告的專業服務行為。
財政部監督評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月,財政部曾印發《關于委托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第三方機構參與績效管理的總體導向和工作要求。此次發布的《暫行辦法》著眼于規范和引導,聚焦第三方機構績效評價業務領域,是《指導意見》相關要求在第三方機構績效評價業務領域的具體化,更具操作性,使第三方機構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規可循。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